山林散养200天!这个镇的“金凤凰”年销8万只,村民月入3000元
清晨,阳光穿过葱郁的林木,洒在东禅镇四川虹羽科达农业有限公司的跑山鸡养殖基地。61岁的工人伍清碧正在检查鸡的进食情况和生长状态,这是她每日的工作内容之一。家住东禅镇先华村的伍清碧在该基地工作一年了,刚开始的她只负责小鸡养殖,现在却成为养鸡的“土专家”。
“我们家过来只要5分钟,不仅离家近还方便照顾读书的孙子,再加上活路比较轻松,一个月能挣3000块!”伍清碧笑着分享,小鸡的喂养需十分谨慎,要时刻关注它们的状态,一天要喂3次到4次,7天打一次针,一个月后转到山上成年鸡舍喂养。
地处半山坡上的成年鸡舍,远离了群众的居住地,水源充足,养殖条件优越。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这些跑山鸡白天在山里自由活动的时间长达十五小时,它们以山间的青草、嫩叶、昆虫等为食,夜幕来临后便自觉返回鸡舍。
成年鸡舍的饲养员袁清树边给鸡群添喂玉米杂粮边给记者介绍:“跑山鸡以山林自然资源为主、五谷杂粮为辅,这种科学配比的‘运动餐标’,配合每日两次的鸡舍消毒防疫,既保证了鸡群健康成长,又维护了山林生态平衡。”
因为场地宽敞,跑山鸡每天可以自由的运动,这使得鸡的肉质更加紧致,口感更加细腻,正是这份源于山林的“野”性和健康,让四川虹羽的跑山鸡在市场上备受青睐,前不久基地卖了7000余只鸡到成都、资阳等地。
“跑山鸡在基地喂养200天左右,便可以供给给市场。除了卖往外地,我们也销往周边农贸市场和饭店,线上则通过电商直播平台进行售卖。去年基地共卖出8万只跑山鸡,产值达到了600余万元。”基地负责人龚军说。
虹羽农业的蓬勃发展,为乡村的发展逐入了新的活力。据介绍,四川虹羽科达农业有限公司与先华村和响滩村在2019年,签订了长达20年的租地合同,每年2万元的租金为两个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。产业的发展,也让像伍清碧这样的周边村民直接受益,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。
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,龚军充满信心,他表示,将继续深耕生态养殖,着力打造更响亮的“虹羽鸡”品牌,提升品牌信任度,拓展销售渠道。同时,进一步优化“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吸引和带动周边更多有意愿的村民参与到跑山鸡产业链中来,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,让跑山鸡真正成为带动一方富裕的“金凤凰”。(安居融媒记者 周弋七 实习记者 罗文杰)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